(第1期,2013年11月11日)
新城观点:《贵安新区总体规划方案》(2013.10版)要凝聚成一句话,建议使用“生态文明示范区”,包含三个层面:“生态文明示范区”是核心竞争力;“产城融合创新区、城乡统筹先行区”是手段;“民族文化展示区、对外开放引领区”是引擎,是最先见效的。
我们认为,贵州的发展之所以让人觉得彷徨,是因为我们总在走一条别的新区已经走过的路,而贵州又不具备那些新区的优势。纵观全国,贵州的核心竞争力是它的生态、多民族和后发优势,这其实一下子就确定了其发展方向,同时也与十八大以来的“文化强国”“生态文明”“新兴产业”等高度吻合。
相关讨论:住建部城乡统筹规划与建设模式课题组副组长贺凤娟、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域规划所所长李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组组长杨金月、中欧生态合作委员会德国SOL生态规划事务所KARL博士于2013年11月11日对贵安新区总体规划(2013.10版)进行了热烈讨论。
KARL博士:
Man kann das Gebiet nach ökologischen Kriterien strukturieren,Naturnahe Flächen durch Biotopverbund vernetzen,durch Übergangsflächen,Zwischenzonen die Resilentz stärken(Fähigkeit nach Störung z.B Besiedlung,wieder in einen stabilen Zustand zurückzugewinnen)die Störungsanfälligkeit senken.
整个地区应按生态原则进行空间结构布局,自然景观区域要通过生态联系廊连接。通过过渡区、关联区加强生态品质(舒缓新的开发区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使之重新回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Siedlungen mit Grünzonen umgeben,Verbindungen zwischen Siedlungsgrün und Naturflaäche herstellen,Diversität vergrößern.
新的开发区要有绿地围绕,连接开发区绿地和生态绿地,加强生态物种多样性。
Wasser:ökologisch ausgewogener Hochwasserschutz,Renaturierung von Fließgewässern,Revitalisierung,Vernetzung mit Naturlandschaft wieder Herstellen,naturnahe Wasserreinigung fördern,Regenwasserbewirtschaftung,Verbesserung Wasserrückhalt im Gebiet,Vermeidung von Gebietsabfluß,Vermeidung von Grundwasserabsenkungen,Wiedervernässung von Feuchtgebieten,Verbesserung der Siedlungsstrukturen。
水系统:采取生态平衡型的防洪方案,河流领域尽可能自然化,加强生态活跃性,重建自然空间网络体系,采用生态方式净化水系,充分利用雨水,强化区域内蓄水能力,减少水体流失量,避免降低地下水位,保持湿地内水量,改善开发区空间结构。
Um diese Ziele zu erreichen etc,da gibt es viel zu tun,die sollten uns dazu einmal eine Studie machen lassen。
要实现以上目标,还要做许多工作,建议做生态专项规划。
贺凤娟、刘立、李征、杨金月:
一 文件精神学习领悟
作为地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关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谈话学习不够深刻,对未来十年国家政治和经济形势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没有充分领悟,对贵安新区发展的重要性领会不够深刻。
最近,参加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若干次讲话的学习,系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党治国的思路,可以看到: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对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控制和调整有强大的信心和有条不紊的措施,很多过去已经约定俗成的东西会被打破
这当中,贵州地区的发展是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是大三角战略(贵阳、昆明、南宁)的核心部分,总规中虽然有涉及,但展开不多,没有具体措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展开密集外交,尤其是2013年10月21日中央罕见地召开周边国家外交工作会议,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外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陕西省在习近平总书记“再现丝绸之路”的号召下,迅速启动了“新西域工程”,大力展开对西亚、中亚地区的多边贸易,不光是旅游业,贸易得到提升,工业项目合作也已展开,双方互设产业园的计划也在落实中。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依托银川的“中阿经济论坛”,极大地带动了中国与中东地区的贸易往来和文化往来,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都意味着,双边的发展已经从文化领域进入经济领域,从第三产业扩展到第二产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东盟关系是最重要的周边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要做好邻居,要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大三角地区要迎来由中国主导的一个经济大发展的重要机会。南宁和昆明作为大三角地区的桥头堡,有一定的地域优势,但是在前期的发展中,没有完成党中央的预定战略目标,虽然最近在紧急部署相关工作,包括申报新的新区,但是由于工业基础差,后劲不足,很难充当大任。贵州地区向来是政治高地,在完成我党几十年来重大的战略任务中都担任了重要角色,今天,贵州突飞猛进的交通建设和厚实的经济基础,说明贵州担任大三角地区的中心任务,中央是有预期的,也是有基础的。
但是在贵安新区的整体布局中,没有看到相关安排落实,比如第一步是相关国际会议会展的召开,第二步相关国际机构的常驻落户;第三步双边经济产业园的建设等。当然,大三角只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的确会有更多领悟,建议下一步要展开深入研究。
(二)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重要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非常务实的工作方法
2013年10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对湘西进行考察,湘西和贵州的情况非常相像,生态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习近平总书记当时提出了重要几点:
(1)要实事求是地发展;
(2)要结合当地经济寻找突破口;
(3)要重视基层干部的意见。
第一点其实是对跨越式发展的批评(包括对用“新区”方式强力拉动地区经济的方式的反思);第二点是对近年流行的大力招商、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批评,因此我们强烈建议下一步要展开深入的地区产业研究和规划,尤其是农业、加工业等;第三点是对规划或者其他文件总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的批评。
从以上几点可以清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治党治国的明确思路,就是可以慢下来,但是要落实下去。“实”是一个根本的要求,落实到工作方法,干部队伍选拔,发展战略和战术等,建议以“实”为根本重新梳理一遍贵州地区的发展思路。
(三)从具体工作上来讲
我们认为,贵州的发展是有机会的,之所以我们觉得彷徨,是因为我们总在走别的新区已经走过的路,而我们又不具备那些新区的优势,这导致我们的自信心不足,也很难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纵观全国,贵州的核心竞争力是生态优势、多民族优势和后发优势,这其实一下子就确定了其发展方向,同时也与十八大文件“文化强国”“生态文明”“新兴产业”高度吻合。
1.生态战略方面
除了落实到全球生态会议这个层面,相关的工作也要深入下去,比如:
(1)生态主题的会议要增多,要系列化(联合国有多个生态主题的正式和非正式会议,欧盟、中非等都有这个主题的会议,会议要经常不断,每月一次,形成新闻联播经常报道的局面)。
(2)国际生态机构要落户,政府的或者非官方的,联合国的或其他地区组织的,与生态有关的、科研的、社会的、新闻的。
(3)展会。生态已经发展成产业链,与生态技术相关的高新产业非常受追捧,相关国际展会已经风起云涌。
(4)生态金融落实——碳排放交易已经启动,迅速落实与贵州项目的对接。这一点建议全面展开工作,这是贵州经济得以腾飞的基本杠杆。
(5)生态产业——以生态为基础的产业有多种,除了现在比较热门的高科技产业外,我们认真建议:把贵州的农业发展起来。
2.农业方面
首先是生态产业,是与生态自然和谐共生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类别相比,农业对自然的破坏最少,与自然的关系最和谐,对生态也有修复功能。所以,站在生态的角度看农业,农业的第一功能不只是生产农产品,而是生态保护和修复,比起纯生态修复,它不光不是纯投入,还有一定的经济回报,因此,一定要站在生态修复的角度看贵州农业的意义。其次,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的讲话,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首要的还是发展农业生产,因为,当地农民最容易学会,对农民的生产和发展最有意义,而不是通过引进工业园,农民失地即使得到了补偿也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当然,这个农业肯定不是传统农业,应该是结合当地特殊的土壤气候,挖掘特色农业,进行茶、烟、酒、药、辣椒、油菜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贵州省早就和中国农科院签订了战略协议,建议进一步落实工作计划。同时,启动贵州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战略,大大加强宣传力度,从而大大增加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经济的回报就可以大大增加。这一点已经得到充分验证。最后,农业是健康产业的一部分,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尤其是高端消费者的最重要消费支出,农业涉及食品消费、精神消费、旅游消费,贵州地区突出的生态优势带来的健康优势,将给地区经济带来意想不到的后发优势。综合以上,建议对贵州的特色农业及其加工业发展和品牌战略做出整体规划和部署。
3.民族方面
多民族优势也是贵州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相比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单一少数民族,多民族一方面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社会稳定,没有更多的民族矛盾。民族问题应该是“文化强国”的重要体现,要把少数民族的文化修复、凝聚、传递,形成可依托的资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正是依托回族和伊斯兰教,成功地从民间渠道打通了中国与世界战略重地——中东的关系,并且由于宗教信仰的大同,形成了比美国的美元经济更加可靠的关系,实现了党中央酝酿多年的战略目的。可见,民族事业不光是内政,还是国家战略的体现。东盟地区和大三角地区是党中央最密切关注的周边关系,民族事业可否从这个角度认识其高度?
具体发展方式还是文化和经济两个方面。少数民族文化是文化产业中最受欢迎的类别,需要创新思维,与时俱进地展开工作,既要重视文化缺失,又要与“80后”“90后”的消费习惯的变化密切结合。经济方面,建议与特色农产品结合,一族一品,培育出每个民族特有的乡村农产品,依托强大的品牌宣传,后发制人,走向国际。
二 建议优先展开的工作
(1)建议展开《新形势下的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和项目落实计划》,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往上要对贵州的战略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往下要落实到产品规划、项目规划,并有时间计划。
(2)建议展开《贵州地区和贵安新区品牌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对宣传工作全面部署。
(3)建议展开《贵州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规划和贵安新区部署计划》,把生态农业、健康农业、休闲农业作为重要的产业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