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另一种必要:认知邻近在广告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收藏

外溢的知识并非是无成本获取的,行为主体要真正破译“弥漫在空气中的秘密”,还必须具备认知上的邻近关系。这种认知上的邻近关系由知识基础和知识吸收能力构成,其本质是对创新主体之间“技术差距”或“知识差别”的衡量。“技术差距”和“知识差别”越明显,认知则越不邻近,反之则越邻近。创新往往表现为主体对已有的专业性知识的突破与升级,或将专业性知识与外部环境中的异质知识相结合的结果。当社会知识的存量随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浪潮而呈几何级增长,单个主体对知识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一旦从深度上拓展,就必然丧失在广度上扩张知识存量的能力,反之亦如此。这种知识基础(包括普通知识和特有知识)上的差异就必然造成主体之间存在技术、知识层面上的认知差距,进而限制异质性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知识的深度(专业化知识)与广度(多元化知识)是一对矛盾,从而制约了创新的孕育、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提高。随着世界竞争格局从个体竞争演变为规模竞争,经济主体的竞争关系也从对立竞争转向合作竞争。为了在越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必然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寻求广泛的合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式即技术联盟。然而,不同的主体在认知上的差别导致其对知识的鉴别、吸收、转化和开发等能力上的差异,主体之间的认知关系变得不断疏远,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联盟也难以缔结。鉴于此,适宜的认知邻近无疑是集群创新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