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的经济增长奇迹引发了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质量恶化,现已到不得不回头来重新思考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在理论上,环境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以及微观经济主体机会主义的存在,使得单靠市场难以实现污染减排的目标,从而需要环境规制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高明: 1965年生,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博士后,福州大学教师。2005年以来发表有关区域发展、环境与资源管理、公共物品与服务等方面的文章5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中国软科学、中国博士后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软科学、福建省社科规划等研究课题1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1项,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福建发展研究奖1项。
黄清煌: 福建莆田人,博士,福州大学福建绿色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学,在《科研管理》《经济学家》《经济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EI论文1篇,主持和参与完成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包括重大、重点)、福建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研究项目和地方政府课题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