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改革开放40年山西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探索
在线阅读 收藏

山西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实施开发扶贫,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与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进行的。脱贫攻坚,经历了加强山区建设确立山区开发建设方针、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农村扶贫十年规划和当前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五个阶段。在扶贫开发的实践中,探索、积累、创造了黄土高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建设的丰富经验:持续实施“两个攻坚战”、选择创新黄土高原贫困地区生态治理开发建设的实施路径、培育贫困地区自身发展的能力、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与体制机制的建设。

进入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新阶段,山西贫困地区的治理开发建设,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转折性变化。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坚持脱贫攻坚与社会保障紧密结合;坚持脱贫攻坚与“为官不为”紧密结合;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

生态治理,由突出改变贫困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取向,正在转向修复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继续提升资源禀赋质量、调整资源组合利用结构的发展阶段。

开发建设,由突出注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取向,正在转向发展能力增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阶段。

保障机制,由以突出保障贫困地区在不同时期治理开发工程为重点,转向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发展阶段。

贫困地区迈向生态优先持续开发、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科技支撑绿色发展、产业融合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道路。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