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发明“无人地带”:帝国、殖民与国际法语境下的中朝边境
在线阅读 收藏

随着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和民族国家体系的扩张,19~20世纪,全球土地被“领土化”。划分和争夺背后,折射的是全新的地理认知和政治意识形态。民族国家以人为划定的边界来塑造身份认同,传统的地域空间认知被国际法准则彻底改造。本文对日本殖民官僚兼学者篠田治策的“间岛”(中朝边境图们江以北)论述做“知识考古”,并将此论述放到19世纪的国际法及殖民知识体系中认知。提出的问题包括:为何篠田坚持将图们、鸭绿两江以北地区称为“无人地带”?他依靠哪些史料,并如何利用这些史料?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史料本身,又是如何形成的?本文揭示国际法话语与殖民体系之间的关系,反思用起源近代欧洲的国际法观念讨论古代东亚国家关系的倾向。此外,通过考察中朝边境地理认知的起源、传播、流变,本文也希望为探讨全球史框架下的东亚史,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