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接新挑战——2009~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形势报告
在线阅读 收藏

2009年,北京市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5.8%,服务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的主体,这标志着北京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继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2009年北京“国庆60周年盛典”的成功举行,再次彰显了大国首都的风采。 在社会建设领域,北京也同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7年北京市“社工委”成立后,经过两年的筹划、准备,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制定出台了北京市社会建设“1+4”系列文件,形成了北京市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建立起一批“枢纽型”社会组织;与北京7所著名高校共建了“社会建设研究基地”;在社区标准化建设、社区人才专业化建设等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这一系列成就说明,北京社会建设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2009年北京各项社会建设工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医疗、养老保障基本实现城乡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事业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管理成效显著,全市师生比、医师人口比超过欧盟,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双跨越”。民间资本逐步进入社会领域,犯罪率持续两年下降,社会秩序稳定。 但是也要看到,北京社会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人口对就业、养老、就医、交通等领域带来的压力仍然很重。全市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消费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社会资源的城乡、区域配置不公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居民对高房价带来的生活压力反映强烈。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公共安全管理的成本过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等等。 2010年是北京未来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年,2010年在北京市召开的“两会”上,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这对北京是一个新挑战,也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北京市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更应关注民生问题,把社会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通过社会建设的成就,使北京市民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