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阿拉伯之春”的波动和复苏期后,总体上来看,阿拉伯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对趋于缓和。在这些多样化的经济体中,各自呈现不同的发展特色。其中北非等曾经遭受阿拉伯剧变和财政赤字危机重创的国家正在进入艰难的恢复期,沙特阿拉伯则步入改革期,其他海湾国家的经济也大多呈现好转的趋势,进入新的反弹期。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以及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会计机构提供的最新经济报告显示,随着各国政府支出的增加和石油收入的增加,西亚地区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总体上呈上涨的趋势。此外,北非的埃及在经历了“阿拉伯之春”及其随后而来的货币贬值、财政赤字等一系列危机之后,其经济仍然能够保持在北非地区佼佼者的地位。
张前进: 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党委书记、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规划研究。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6项;主持完成《宁夏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路径研究》等9项资政报告,并被国家发改委和宁夏政府采纳采用。主编《阿拉伯国家实地调研丛书-埃及》等4部著作。研究成果先后获宁夏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经济学类三等奖、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李绍先: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