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政府在中东事务上已多次做出令外界颇感意外,甚至招致国际社会广泛且坚决反对的重大决策。从2017年1月推出涉及中东七国的“旅行禁令”,到2017年5月特朗普就任总统后首次出访选择沙特,从2017年12月宣布将美国驻以色列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到2018年5月退出“伊核协议”,从2018年12月仓促宣布从叙利亚撤军,到2019年3月悍然承认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所谓“主权”……这些决策不仅搅乱了原本就复杂多变的中东局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美国对中东的既定政策已陷入某种程度上的裂变与漂流状态。值得玩味的是,这些决策虽然如今大都仍处于影响持续发酵的过程之中,但就其短期效果或发展态势而言,似乎都与特朗普政府的既定目标存在较大差异,甚至被认为明显缺乏战略统筹与全局规划。70510875换言之,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调整虽然动作不小,也显露出一些方向,但仍给人以“无法承受之重”或者“难以完成任务”的“不确定”之感。那么,特朗普政府在中东政策上设定了怎样的目标?又采取了怎样的方式加以推进?这其中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如同决定从叙利亚撤军这样突然与反复的政策?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又将如何发展?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将结合特朗普政府执政两年来的具体事件尝试地做出一些回答。
张前进: 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党委书记、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规划研究。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6项;主持完成《宁夏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路径研究》等9项资政报告,并被国家发改委和宁夏政府采纳采用。主编《阿拉伯国家实地调研丛书-埃及》等4部著作。研究成果先后获宁夏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经济学类三等奖、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李绍先: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