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从青海省Q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成立初期牧民的“有心无力”到政府“有心给力”和最终政府与牧民“同心同协力”,共同保护草场资源并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成功案例出发,指出在中国“强国家-弱社会”的制度背景下,国家-精英-社会的管理结构摆脱了草场的资源管理中集体行动的困境。集体行动的达成有赖于国家力量的引导,组织起来的社会力量对技术的应用进行试验并纠错。中国草场资源的管理是全球草场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解释这些问题需要将中国特殊的国家-社会关系结构关联起来。
社会发展,研究,中国,现代,丛刊
郭海青: 郭海青,博士,青海大学省情研究中心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