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减排目标,提高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大量低碳技术尚未达到商业化阶段,大量低碳项目仍具有较高风险的背景下,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本文对2℃情景下中国到2050年的气候资金需求及供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气候融资的发展处于第Ⅰ阶段,该阶段需要快速追加投资规模,尤其是公共资金的投入,直到达到GDP的1.8%左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梳理国际公共资金、国家和地方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提炼相关的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对典型的公共资金机制进行研究,并选择具代表性的引导基金,适应基金等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建立多层次的协同机制是支持京津冀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公共资金使用的核心问题,对京津冀地区建立环境治理协同机制具有政策意义。本文从减缓与适应的协同、公共资金与社会资金的协同以及行政协同等三个方面深入讨论了协同机制的内涵和意义,着重讨论了适应对扶贫的支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