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与南宁师范大学(原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贵州理工学院、红河学院等5所大学合作,历时3个月开展了“东盟留学生在中国生活、学习及工作意愿”问卷调查。问卷虽然主要由东盟留学生赴中国“生活、学习、就业创业”三个板块60个问题构成,但调研的侧重点在东盟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意愿方面。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13份,回收有效问卷303份,回收率为96.8%。样本中男性97人,占样本总体的32%,女性206人,占样本总体的68%。已婚23人,占样本总体的7.6%,未婚280人,占样本总体的92.4%。其中本科生265人,占样本总体的87.5%,硕士研究生35人,占样本总体的11.5%,博士研究生3人,占样本总体的1%。汉语水平方面,一级人数8人,占样本总体的2.6%,二级人数1人,占样本总体的0.3%,三级人数63人,占样本总体的20.8%,四级人数178人,占样本总体的58.7%,五级人数42人,占样本总体的13.9%,六级人数11人,占样本总体的3.6%。样本包含越南留学生110人,占样本总体的36.3%,泰国留学生98人,占样本总体的32.3%,老挝留学生56人,占样本总体的18.5%,印度尼西亚留学生28人,占样本总体的9.2%,柬埔寨留学生7人,占样本总体的2.3%,马来西亚留学生4人,占样本总体的1.3%。菲律宾、新加坡、文莱和缅甸这四个国家的留学生样本均未涉及。样本所属专业涵盖大数据采集与管理类、工商管理类、财务金融类、外语类、舞蹈类、电子信息工程类、制药工程类、国际教育类、土木工程类和水利电力工程类等近20个专业。
就样本代表性而言,本报告认为,处于在校学习阶段的东盟留学生会比已经走向社会步入工作岗位的东盟青年群体面临更大的就业创业压力,其就业创业的心理意愿也相对更强。因此,本报告选取留学生群体作为东盟青年的代表样本,将更符合研究需要。样本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样本基本信息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