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自实施以来,重点推进的五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繁”问题70563887。现阶段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取得的成果与百姓的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保基本、强基层、建体制”既抓住了关键,也是进一步深化医改需要破解的问题70563888。因此,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秉持“医学有局限勇于攀登,服务无止境追求卓越”的理念,从破解“看病难、看病繁”问题入手,依托信息技术,依次推出一系列智慧医疗创新举措:分时段预约诊疗、出院病人床边/病区结算、24小时自助挂号、网上查询体检和检查报告、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杭州健康通”App、慢病长处方药品云配送等平台。杭州市实现了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间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医疗协同和智慧决策,还围绕医疗信息共享、全域联网、医疗协同、诊疗行为监管、一卡服务5个重点,进一步实现了智慧医疗的应用“全城通”、受益“全人群”、服务“全自助”、结算“全院通”,在加强管理、改善流程、简化环节、提高效率和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推动了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重点医改项目的实施。现就杭州智慧医疗模式、主要做法,助推医改的效果、特色和展望进行归纳和总结。
滕建荣: 教授,主任医师,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导师,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巡视员。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历任多家医院院长,杭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获全国优秀院长、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管理有着独到见解,倡导的“医学有局限勇于攀登,服务无止境追求卓越”理念被广泛接受与践行。主导推动的“智慧医疗”“医养护一体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杭州医改模式被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原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在其主政期间连续五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满意单位。
王小合: 男,出生于1971年,陕西咸阳人,公共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中青年学术委员、全国创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国家级评估专家、《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常务编委。研究方向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与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出版著作有《公立医院社会评价路径与治理策略研究》《医改红利的制度创新和社会治理》《农村卫生事业理论与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