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的重要举措,是开展分级诊疗服务的重要载体70563950。医联体建设在全国迅速铺开,但这类建设多是行政干预的产物,往往因成员单位协同机制的不健全而面临“联体不联心”的困境70563951。因此,改革下一阶段亟须完善医联体内部协同发展机制。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明确指出“建立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同时,医联体建设需要进一步探索整合服务提供模式。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政府联合发布的《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基于价值的优质服务提供体系政策总论》中指出,以医联体为主要载体的分级诊疗服务须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提供包括保健、预防、治疗、康复等在内的整合服务70563952,从而体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核心要义。因此,医联体需要在完善分级诊疗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全人群、全周期闭环健康服务70563953。杭州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以问题、需求和效果为导向,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等要求,不断强化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和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综合管理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政策引导,推动组建医联体。其中,医共体是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联体的特殊形式,在筑牢基层医疗卫生“网底”、促进卫生服务公平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杭州市以县域医共体为试点,探索医联体协同发展的机制。杭州以“转型学习协作”(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 Collaboration,TLC)合作模式为指导,促进责任分担、利益共享、服务整合和管理协同;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整合卫生服务”(People-centered and Integrated Health Care,PCIC)服务模式为指导,创建分级诊疗—预防—康复—养老一体化的医联体模式。“杭州特色”医改模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PCIC模式创新的22个经典案例之一,可以为医联体的协同化、整合化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滕建荣: 教授,主任医师,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导师,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巡视员。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历任多家医院院长,杭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获全国优秀院长、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管理有着独到见解,倡导的“医学有局限勇于攀登,服务无止境追求卓越”理念被广泛接受与践行。主导推动的“智慧医疗”“医养护一体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杭州医改模式被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原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在其主政期间连续五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满意单位。
王小合: 男,出生于1971年,陕西咸阳人,公共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中青年学术委员、全国创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国家级评估专家、《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常务编委。研究方向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与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出版著作有《公立医院社会评价路径与治理策略研究》《医改红利的制度创新和社会治理》《农村卫生事业理论与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