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保护地缘政治:展望中亚山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
在线阅读 收藏

原文标题:Conservation Geopolitics:Envisioning the Future of the “Belt & Road Initiative” in the Mountains of Central Asia

文章框架:在新兴投资和机遇出现的背景下,以不伤害环境的方式促进中亚山区的发展;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挑战;重大发展机遇;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范围和规模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巨大机遇。

观点摘要:

1.保护生物多样性越来越被视为建立、维持和发展社区、社会和国家的基本先决条件。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它包括农业生物多样性,即生态系统中为当地人口和更远的下游城市中心提供食物的所有部分的多样性。此外,在偏远的山区,也经常出现各种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以其传统的知识、生活习俗和独特的认同感,通常与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紧密相连。中亚山区是全球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山脉具有特殊的地球物理和生物特性,包括短距离的多样化栖息地和气候条件,在这里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物种和微生境(在环境生态学中,微生境是一种对特殊微小生物的特殊生态环境)。这些物种包括迁徙和跨界物种,如雪豹和盘羊,以及本地果树和独特的作物品种和牲畜品种。

2.将保护关键领域的生物多样性纳入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主流方案,是确保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具体机制应包括完善国家和区域保护区网络(包括土著和社区保护区)以及对主要生物多样性区域的更多认可。此外,“保护”措施至关重要,例如中国“重新划分”功能性生态区的方法,以及在基础设施和非基础设施项目中更广泛采用的社会、环境影响评估要求,另外,还必须建立可持续的融资机制。

3.在所有国际发展项目中,“一带一路”倡议的范围都是引人注目的。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未来10年,“一带一路”倡议将在70多个国家投资3万亿美元以上。“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基本主题是互联互通。因此,交通基础设施是许多投资的中心重点。此外,互联互通还需要国家间的合作(包括社会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合作)、社会融合以及建设数字信息高速公路。2017年,“一带一路”倡议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其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长期愿景和互利合作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投资旨在促进所在国家经济发展。

4.“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作为许多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加速器——为此,“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扩展和升级,以便更明确地寻求可持续的转型。“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和投资应包括减贫(更好的是,跨领域“扶贫”)以及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社会发展。“一带一路”倡议还必须站在超越“运输走廊”的角度,旨在建立一条到达终端的跨国长途运输路线,以及为合作伙伴国家带来发展收益的多层面的“经济走廊”。由于中亚的许多目标区域(走廊)偏远、崎岖、多山,因此采用扶贫和气候友好型的方法至关重要。

5.为了实现公平的区域发展,即使“一带一路”倡议投资主要集中在选定的走廊上,也必须为伙伴国的非目标“腹地”开发提供第二层级的投资,以实现更广泛和更公平的利益和机会传播。从长远来看,只有利用发展伙伴的人力资本,而不只是自然资源和金融资源,才能取得成功。也就是说,发展伙伴的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它们对未来的愿景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6.无论在何处开发基础设施,“一带一路”倡议都会广泛注意到几个关键挑战。它们与接收环境的直接影响有关,例如植被情况和来自废物的二次影响。此外,一个主要问题是来自过去、现在或未来的单个或多个活动的连续、增量和综合影响的累积影响。特别令人关注的是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以及与污染行业相关的风险,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他空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体废物的排放。“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可能会对该地区的自然资本、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不事先进行适当考虑的话。本报告注意到五个主要挑战领域,因为它们具有特别复杂、多方面的特性。

减轻影响——减轻潜在的不利环境影响,包括由基础设施发展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需要进行及时、全面和透明的影响评估,并在所有相关项目的使用期限内继续进行适当的风险监测。关于生物多样性,重要的是,无论使用何种缓解方法(特别是补偿方法),都不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净损失。在理想情况下,“一带一路”倡议可以积极地为保护目的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减轻影响。

治理体系——促进更具包容性的发展(与引入或加强不平衡的权力结构相比),以及识别正式和非正式(习惯)的行为措施,也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有时,不透明的决策过程困扰着建筑和其他高价值项目,腐败现象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尽管不仅仅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领域。在涉及当地社区或土著居民的情况下,应保证他们的自由,让他们知情。

不确定的未来——随着不确定性的提高,从气候变化到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势力范围的重组,维持(并且理想地增强)综合社会生态系统的复原力对我们所有人都至关重要。在项目周期中,适当的风险评估和缓解措施是关键因素。

融资机制——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机制来为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项目的非经济成本必须内化。应促进对“绿色”技术和新兴经济领域的投资。此外,必须尽量降低对某项投资的依赖性。制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方案,所面临的跨领域难题包括:缺乏提供有关绿色投资机会的信息、有限的统一标准、几乎没有“绿色项目”的示范基地或试点。

跨界方法——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范围,采用超越人工边界的区域和跨界方法至关重要。在邻国共享水资源和物种栖息地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重要。

7.鉴于广泛的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研究和建议,这里注意到几个关键机会,特别是在中亚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

·在联通性框架下,“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应建立人力资本机制,通过学术交流和人与人的互动,促进知识共享和共同制定造福人类的具体解决方案。

·应确定涉及基础设施项目和相关发展的最佳做法,包括减少山区自然灾害及与气候有关的风险,提高对不同领域的良好模式和标准的认识水平,并针对一系列受众提供重要信息。

·农业和其他价值链的发展存在新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利用新兴市场机会以及促进运输业发展,并关注气候变化和扶贫前景。

·如果“一带一路”倡议想要扩大范围——主要是以经济和运输为导向,采取更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包括包容的社会发展观点和长期的环境保护观点,那么建设一条新的“绿色丝绸之路”有助于促进对山区的可持续投资(这些地区常常被忽视),可以在保持山区生物多样性和提供功能性生态服务的同时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

8.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范围和规模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巨大机遇。如果处理得当,则有可能为中国对“爱知目标”(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在日本爱知县举办,会上通过了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其中的五个战略目标及相关的20个纲要目标统称“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简称“爱知目标”),以及对伙伴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承诺做出贡献。因此,必须优先考虑保护行动与绿色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作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