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Pragmatism Drives the Sino-Israeli Partnership
文章框架:10月底到访以色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是自2000年以来访问以色列的最高级别的中国官员;就旅游业而言,2017年,中国赴以色列旅游人数约为11.4万人,比2016年增加41%;中以关系升温以及中国企业参与以色列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此外,中国在以色列以及“一带一路”倡议途经的其他中东国家不断增加的存在,引发了对有关可能后果的辩论;中国和以色列在人口和地缘政治方面有很大差异,但找到了可以相互合作的领域。
观点摘要:
1.10月底到访以色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是自2000年以来访问以色列的最高级别的中国官员。此次访问表明,中国政府有意加强与以色列的关系。创新是这种关系发展的关键。习近平主席的愿景是在争取繁荣和振兴的同时,将自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科技领先者。因此,中国需要借鉴和学习外国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王岐山和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共同主持了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第四次会议,该委员会成立于4年前,旨在促进各部委、政府机构、大学和研究中心之间的沟通。从以色列的角度来看,中国是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入境旅游的来源地和投资者。2017年,中国(包括香港)与以色列的双边贸易额约为160亿美元。以色列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呈上升趋势。1~9月,双边贸易额达到141亿美元,而2017年同期为121亿美元。
2.就旅游业而言,2017年,中国赴以色列旅游人数约为11.4万人,比2016年增加41%。尽管今年头几个月的入境人数大幅减少,但预计2018年的入境人数仍会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巴勒斯坦—以色列边境的动荡,以及在唐纳德·特朗普决定将美国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后,中国对以色列安全的担忧)。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以关系也在蓬勃发展。几家中国公司已经或将投资重大项目。例如,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CCECC)正在以色列海法建设卡梅尔隧道。中铁隧道集团(CRTG)赢得了一项投标,在特拉维夫都会区建设第一个轻轨系统。2017年,中国和以色列签署了住房建设协议。中国公司还参与了以色列港口的建设或管理。中国港湾工程公司泛地中海工程有限公司(PMEC)于2014年开始在地中海建设新的阿什杜德港。一年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SIPG)赢得了运营海法港25年的投标。
3.中以关系升温以及中国企业参与以色列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以色列向中国转让军事技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几年前,一些交易被取消,主要是迫于美国的压力。
4.此外,中国在以色列以及“一带一路”倡议途经的其他中东国家不断增加的存在,引发了对有关可能后果的辩论。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美国转向亚洲所造成的地缘政治真空可能被中国填补。乍一看,这样的发展似乎对以色列不利,因为中国支持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访问期间,王岐山前往拉马拉,会见了巴勒斯坦民族团结政府总理拉米·哈马达拉(Rami Hamdallah),并呼吁全球共同努力,推动在两国方案基础上达成解决方案。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合作。2017年,中巴贸易额达到6928万美元,比2016年增长16.2%。总的来说,中国希望推进和平进程。2017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了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并提出了“四点主张”。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经常以这一计划为参照。中国的首要任务是成功推广“一带一路”倡议,以色列和几个阿拉伯国家以及巴勒斯坦都参与其中。现在说这一倡议会成为促进和平的一体化机制还为时尚早。
5.中国和以色列在人口和地缘政治方面有很大差异,但找到了可以相互合作的领域。虽然两国把重点放在经济和安全领域,但文化和历史领域的合作同样不容忽视。“成都平原与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正在四川大学博物馆进行。展品包括以色列耶路撒冷圣地政博物馆的文物。此外,犹太人、中国和“古丝绸之路”之间的历史关系也开始被探索。中国在纳粹恐怖袭击期间对犹太人的立场值得特别关注。2013年,内塔尼亚胡访问上海时,称赞上海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成为逃离纳粹占领的欧洲的犹太人的庇护所。事实上,上海接收了超过2.5万名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这一历史经验可以与大屠杀教育的主题联系起来。中国渴望学习更多的东西,并且正在吸取以色列关于如何记住大屠杀的教训。通过将这些教训应用于纪念南京大屠杀,中国可以记住过去,并概述其在二战期间对人类和平事业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