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收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1AKS007。课题负责人为彭珮云,主要参与人有甄砚、张祖英、徐伟新、仝华、韩贺南、谭琳、肖扬、丁娟、马焱、黄桂霞、李文、刘晓辉等。该课题2011年立项,2013年结项,最终成果鉴定为“优秀”。

1.课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1999年中国妇女研究会成立以来,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一直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建设而努力。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课题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国妇联为此成立了专门课题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名誉会长彭珮云担任组长,甄砚担任副组长,课题组邀请黄晴宜、沈淑济、王庆淑、李静之组成顾问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党校、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相关专家组成课题组。本课题力图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研究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新时期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工作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明确妇女运动的思路和妇女发展战略,引导新时期妇女运动沿健康方向发展;探求推动世界妇女事业发展的途径,为国际妇女运动提供中国经验。

2.项目开展的基本情况

课题研究集合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力量,从妇女运动的理论来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解放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妇女解放与发展的根本道路、妇女解放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及妇女解放与发展的主体力量五个方面进行理论概括与总结梳理,并提出相关建议。

3.主要成果和研究价值

在《中共党史研究》《妇女研究论丛》《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中国人口报》《中国妇女报》发表多篇论文,如韩贺南的《女性/性别学学科范式再探析——研究对象与知识领域》《中共将妇女解放纳入民族解放的历史必然性及理论支撑》、谭琳的《应以促进性别平等的方式追求性别平衡》《农村大龄留守儿童问题与政策分析》、丁娟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维度与构建的思考》《分层次制定推进妇女政治参与的目标》等。最终成果为专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实践》(11万字),由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4.课题/项目的评价、意义和影响

课题成果发表和出版后,被认为是近年来本领域研究的重要收获,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实践》出版后,得到中宣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乃至多位国家领导人的好评,《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研究网站对该书进行了大力宣传。中宣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有关部门认为,该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旗帜鲜明,结构严谨,重点突出,通俗易懂,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新时期妇女运动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陈至立同志认为,该书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明特点,深入浅出,文风朴实。专著还被报送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包括中央分管全国妇联的领导、全国妇联领导、中国妇女研究会领导、国务院妇儿工委成员单位领导、省区市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省妇联领导、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等,并赠送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211”大学图书馆等,获得一致好评。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