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性别结构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课题,项目批准号:08&ZD048。课题负责人为李树茁,主要参与人有靳小怡、王跃生、张思锋、朱正威、杨雪燕、刘慧君、姜全保、伍海霞、韦艳、李艳、果臻、尚子娟、刘利鸽、李成华、郭秋菊、谢娅婷、杨博、李卫东、张群林、毕亚丽等,合作单位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合作组织调查单位包括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陕西省人口计生委、浙江省人口计生委、安徽省原巢湖市人口计生委、安徽省原巢湖市和县人口计生局、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口计生委、福建省原厦门市人口计生委、厦门市湖里区原人口计生委等。该课题于2013年8月结项。
1.研究目的与内容
性别失衡与社会稳定的治理是中国目前与人口相关的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亟须解决的重大战略和民生问题。随着中国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与国际社会发展理念的逐渐接轨和融合,中国的性别失衡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演变为一个事关全球稳定、和谐发展的重大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高度重视。
基于对问题和已有研究成果及其复杂性的认识,该研究提出了一种以多视角、非线性、系统性和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新的中国性别失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框架。该研究范式涵盖三方面的研究内容: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术创新的需要,系统探讨性别失衡的主要后果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机制;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仿真和实验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和制度研究;基于学术和政策研究成果,在政府主导下,在非政府组织和市场的参与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社区试点干预和治理实践。
2.项目进展情况
在2009~2013年项目执行的4年间,依据研究计划,课题组完成了课题文献梳理、开题论证、中期总结、实证数据收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层倡导以及课题工作总结等工作,并完成了相关调查报告、政策要报的撰写和学术论文的发表。
在宏观研究方面,对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对性别失衡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和行为失范进行识别,探求性别失衡下社会风险治理及其放大途径阻断的系统对策;在中微观研究方面,深入分析了性别失衡下相关利益群体的婚姻、家庭、养老等问题,从社区中观层次探讨性别失衡对社区失范和安全的影响;在政策与战略研究方面,将前期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提炼,上升为现实的公共政策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社区实践,进行国家战略设计和选择。
3.研究成果形式
本课题组结合各种数据,在性别失衡的态势和治理,大龄未婚男性状况和促进政策,性别失衡下社会风险、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三个领域,开展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在各类中英文期刊上发表文章62篇,完成13部具备地域和文化特征的国家及地方省级治理研究报告,完成4部地方性别失衡及其治理的技术分析报告。首席专家李树茁教授获得2011年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4.研究价值和影响
到项目结题时止,已经发表的62篇论文,SSCI引用17次,CSSCI引用117次。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如《中国的性别失衡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框架》《中国的性别失衡与公共安全——百村调查与主要发现》等。课题组为各级政府提供的公共政策成果得到高度认可,如《国家关爱女孩行动的政策创新——战略规划、治理模式与实践》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在性别失衡治理领域最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许多研究成果被政府接受和采纳。主要媒体对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活动、获奖和荣誉给予了的关注和广泛的报道。课题成果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系统的认可,为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