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成效不断显现。政务诚信建设主要包括: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巡视巡察工作扎实推进;全面推行简政放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质量提升;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示范作用,积极主动履行政府承诺。商务诚信建设主要包括:金融领域信用建设提速,完善纳税信用管理机制,信用交通建设持续发力,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会计领域诚信建设。社会诚信建设主要包括: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快速推进,医保领域信用建设铺开,规范互联网平台和应用程序管理。司法公信建设主要包括:公正审批一批重案要案,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持续深化司法公开,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打击虚假诉讼。当前我国信用工作仍存在信用体系建设的边界模糊、理论上对信用内涵理解不统一、政府和市场分工不明等问题。本报告建议,接下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厘清信用边界,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宏观理念;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信用治理;激活“信用+”模式,促进信用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