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2019年中国区块链技术与治理机制设计的交互
在线阅读 收藏

近年来,区块链在国内外几起几落,从金融应用到食品安全,再到物联、物流的各类应用场景,吸引了众多科技学者、创业人才以及风投资金。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发展历程,区块链技术被誉为颠覆性的创新,但也被贬成割韭菜的骗局。无论功过与否,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透明性、可追溯性、公开性,特别是其不可篡改性被各类机构组织所认可。若区块链技术得到正确运用的话,可以在众多应用场景实现意想不到的功效,使其成为建设数字经济的神功利器。

自出现至今,区块链技术已经历了多个阶段。区块链1.0主要任务是共同维护一个大账本,确保账本的一致性;参与其中的个体均处于同等地位,都是决策者。此时区块链的治理集中于决策规则的制定,即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等各类共识机制的制定。随着智能合约、侧链以及许可链的引入,区块链系统中的参与者职能阶层逐渐分离,出现了投资人、创业团队、矿工等不同角色。与此同时,链上应用和跨链交易也带来各类用户的利益冲突。在此背景下,区块链迫切需要一套新的治理机制来解决当下在链上、链下以及跨链之间涉及多方利益冲突的问题,从而高效率地实现上链数据的真实性。

本文主要回顾在区块链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治理理论应用于区块链的一系列创新。通过分析中国区块链技术新发展与治理机制的创新,聚焦区块链治理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和成长路径。另外,区块链技术为经济管理中的治理方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技术框架,我们也将从这个角度追踪区块链技术发展进程中基于管理自动化设计的治理方案,提出各种设想,分析其优劣。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