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5G应用赋能疫情常态化下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收藏

中国政府在动员全社会力量有效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同时,积极出台各种政策,鼓励企业复工复产,并将5G网络建设、5G应用场景和5G手机等终端视为促进消费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作为一项实现万物互联和赋能颠覆性创新的通用技术,5G在疫情防控期间得到大规模使用,为疫情常态化下赋能创新应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社会治理等积累了难得的实战经验和变革动力。

5G因其高带宽、低时延和广覆盖的技术特点,在远程会诊、远程指挥、防疫机器人、红外线测温仪、大数据管理等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领域发挥了显著作用。中国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尤其是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也将在此次疫情防控的推动下得到提升,5G将发挥非常重要的赋能作用。

尽管疫情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短期挑战,然而“有危就有机”,一些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在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是5G的赋能下得到超出预期的推动和升级发展,为中国新旧经济模式的转换提供了一个范式。由疫情防控催生的新型消费习惯,如“宅经济”、便捷式消费、非人际接触式消费、“云”生活和办公方式,以及相关支撑性应用,既给在家中的人们创造了生活消费便利,又有效缓解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还培育了企业线上业务的竞争力和国家社会治理的数字能力,激发了许多行业就如何与5G技术融合进行深度思考和长远布局。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截至2020年3月8日的不完全统计,自疫情暴发以来,共有55家企业开发了225个5G应用,涵盖了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平台和媒体娱乐等领域。信通院与5G应用产业联盟(5G AIA)联合开发的“5G应用仓库平台”则征集了300余款App助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和疫情防控等领域。

关于5G应用对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中共中央领导有着清晰的战略判断。习近平主席在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关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强调,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要求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带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推动增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消费。3月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又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建设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22日召开关于加快推进5G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加快5G商用步伐,发挥5G建设对“稳投资”、带动产业链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求推动融合发展,研究出台5G跨行业应用指导政策和融合标准,进一步深化5G与工业、医疗、教育、车联网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此外,强调丰富应用场景,梳理总结5G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加快推广新业务、新模式、新应用。抓住5G在远程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业务发展机遇,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扩大网络消费,促进信息消费。

《中国5G经济报告2020》发现2633869,5G将催生工业数据分析、智能算法开发、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新型信息服务岗位,并预测到2030年,信息服务商将创造约320万个就业岗位。信通院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在5G商用中后期,互联网企业与5G相关的信息服务收入增长显著,成为直接产出的主要来源,预计2030年,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达到2.6万亿元,占5G直接经济总产出的42%。

随着5G在疫情防控中作用的凸显,业界对国内5G的商用部署在短期内实现高速成长已达成共识。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最新研究预测数据,2020年中国在全球5G连接中的占比将达到70%;而到2025年5G在中国的渗透率将增至近50%。2633870

基于对疫情防控与5G关键应用相互促进的观察,高通公司认为,此次疫情并不会影响中国5G的商用进程,相反,由疫情防控推动的5G关键应用以及激发的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将会赋能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提升。我们认为疫情常态化下经济下5G关键应用主要由五大先锋行业推动,即泛娱乐(包括在线娱乐、高清直播等业态)、工业互联网(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支撑)、医疗健康、新业态商务(以移动电商和无人零售为代表)以及远程教育及办公。我们建议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建设5G关键应用发展的创新生态,抓住此次疫情带来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二次改革”机遇。我们基于5G和垂直行业必须融合发展的认知,梳理总结了疫情防控推动的5G关键应用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并在培育丰富的5G应用场景,建设5G应用产业生态对接平台,打通5G应用中小微企业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推动相关行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