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世纪中叶《共产党宣言》发表及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第一国际开始,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成熟的、有战斗力的无产阶级政党,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后经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充实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日臻成熟,形成了自身的体系,并在新的条件下表现出符合时代精神和各国国情的特点。爬梳经典作家的论述,阐述党建学说的内在逻辑,描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学说的理论成果,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本质和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欲辨清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实质,必须抓住马克思主义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差别。政党制度是西方近现代政治的产物,如英国在18世纪的托利党和辉格党,美国建国初期的联邦党和反联邦党等。从理论形态和政治功能上来讲,西方近现代政党是利益集团的集中代表,旨在通过代议制民主的形式,争夺政府的领导权。无论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还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都是通过选举实现政党执政和轮替,所以西方的政党是典型的选举型政党,政党政治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内在组成部分,是利益集团整合利益、表达意志的重要工具。对于资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紧紧抓住了其阶级属性,认为资产阶级政党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组织,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与资产阶级政党截然不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无产阶级为基础、以暴力夺取政权并进行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
在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演变与发展中,有三个基本问题值得关注。第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这是个本质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目的和使命,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这是个战略问题;第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实现其目的或使命,即怎样建设党,这是个策略问题,最集中地体现在党的思想理论和组织建设上。以这三个问题为主轴,本文试图分析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演变过程和最新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奠基,列宁主义建党原则,毛泽东的党建理论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建理论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