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收藏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本身就是立足于国际主义立场,是与民族主义根本对立的。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和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就是奠定国际主义理论和实践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过程。恩格斯去世后的第二国际是民族主义分化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集中营。列宁对第二国际和党内机会主义的批判为无产阶级正确理解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同时将国际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做了两方面的延展:其一是延展到国内民族关系,实现了国际主义与族际主义的统一;其二是延展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与无产阶级的联合。列宁提出了在全世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国际(或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的设想。然而,由于苏联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核心地位和错误实践,服从国际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服从苏联的领导和苏联的利益,与各国革命实际和民族利益形成了抵牾。这种抵牾是如此强大和广泛,以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此而分裂。为贯彻国际主义原则,列宁提出的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或“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既是对外的,也是对内的。但从列宁之后的历史来看,其在国际层面是一场失败的实践,苏联国内依然是失败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是国际主义的受益者,也是脱离实际和霸权“国际主义”的受害者;是国际主义的积极践行者,也是国际主义错误的校正者。如何正确理解和践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表率。

国外学者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思想的中译读本不多。在不多的译本中,澳大利亚学者伊恩·卡明斯(I.Cummins)的《马克思恩格斯与民族运动》一书(柯明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因观点新颖而颇受关注。他在书中试图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是泛德意志主义者、民族主义者甚至欧洲中心主义者,言之凿凿。这个说法在西方学者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那世界历史的叙述就得大大“纠错”了,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本身就是立足于国际主义立场,与民族主义是根本对立的。这一立场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开始,到了列宁时代,已将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视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对立的民族观了。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立场是无可置疑的,但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针对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原则,如何认识和处理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关系留下了可贵的经验教训。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