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社会文化史自1988年以来的25年发展进行了宏观回顾与反省,并对学科现存的缺陷及未来可行的进路进行了讨论。1988-1998这十年是社会文化史学科逐渐兴起到基本成形的奠基期。在这期间,社会文化史的学科性逐步建立,在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方面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出现了一批社会文化史方面的专史著作、带有社会文化史色彩的新概念以及综合性学科通史著作,同时在各高校也形成了基本的研究队伍和学科基地。1998-2008这十年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兴盛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自觉地以这种新视角来进行研究,出现了研究的热点论题、新领域和新词语;同时,我国的研究开始与西方社会文化史合流。2008-2013这五年中,年社会文化史向着各个领域的分支路向深化发展, 特别是在一些集中的热点领域向纵深发展,同时社会文化交叉视角的理论方法出现扩散化趋势。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既有对史学革新与推进的学术贡献,也存在非学科、碎片化、描述性和无意义等局限与发展瓶颈,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民间社会、社会治理、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