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奎副教授的《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一书在历史脉络的梳理中,在家国同构的框架里,在城乡兼顾的视野内,在“鸟瞰”与“解剖”等方法的共同运用下,呈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性恋与婚姻问题中的独特之处。首先,《狂澜》一书梳理了“文革”前史,重点关注了青年恋爱、婚姻演进过程中的前后相承之处,将“文革”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乃至近代中国的历史逻辑中加以考察,并注意其间相互矛盾的诸多面相,在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中把握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其次,《狂澜》一书把握住政治与私欲相互依附的复杂关系,成为探查众多“文革”迷思的有力抓手。《狂澜》一书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史料的缺乏,另外,作者在对部分“文革”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时,有些结论稍显武断。总体上讲,《狂澜》一书无疑是近年来“文革”社会史研究领域的一本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