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使其在城市安家落户,有利于促进农民工身份由农民向市民的事实性转换,从而使城镇化进程得到稳健推进。农民工的居住状态非常复杂,有流动性较大的,有相对稳定居住于城市的,也有大量需要在农忙时回乡的“候鸟式”的居住状态。对于各类具有不同程度流动性的农民工,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保障模式,这样才能使有限的保障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必须指出的是,上海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住房保障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将流动性大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十分困难。如果保障范围过宽,保障水平过高,将对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负担,更会造成农民工的盲目流动,产生“大城市病”,也会造成农村的“空心化”,这样的结果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