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1053~1135),程门高第,闽学鼻祖,是洛学南传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一代理学宗师,[1]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其晚年讲学东林书院,从游者千余人。长期的教学实践造就了杨时独特的“学习”之道。何谓“学习”?杨时给出的定义是:“大概必践履圣人之事,方名为学习。”(《杨时集》卷十一,第266页。下引该书只注卷数及页码)把“学习”理解为实践圣人之事业,倡导“学始于致知”“知止而力行”“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充分体现了杨时理学工夫论的次第、目标、方法与境界,对道南学派和朱子闽学影响至深,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