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科学哲学史就是一部以问题为导向的对科学知识的增长和进步进行探讨的历史。逻辑实证主义者从追寻有意义的问题出发探讨命题和命题系统,将问题合法性程度由绝对合法变成相对合法,将科学发展看作合法问题累积式的渐进过程。波普尔在问题的动态演进中把握问题合法性,把科学进步看成一种经过证伪环节的问题突现式增生过程。拉卡托斯的问题转换理论是对波普尔四段图式的精致化处理,较好地说明了问题及其发展的合法性。库恩更为全面地描述了问题的合法发展,通过常规问题、经验反常问题和革命性问题刻画了合法问题阶段性的累积特征和革命性的非累积特征。劳丹依托研究传统对问题本身进行了细致的划分,通过问题的合法转换描述和规范科学进步,为开放和自由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的历史描述和有力的哲学支持。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师科研卷,哲学研究,马克思理论
马雷: 马雷,1965年生,哲学博士,现任华侨大学特聘教授,华侨大学问题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华侨大学科技哲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际期刊《哲学与历史研究》编委,国际期刊《公理》和《逻辑史和逻辑哲学》评审专家。国家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评审专家,中国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南京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10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第二梯队培养对象,2009~2010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哲学系访学,合作导师为美国哲学学会会长、美国科学哲学联合会主席劳伦斯·斯克拉(Lawrence Sklar)教授。2017年6月被评为厦门市高层留学人员,2017年12月入选福建省级第六批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项目。长期从事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主要领域为:科学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问题学等。突出学术贡献是创建协调论科学哲学,构建联合演算理论和对应体理论,发明真值图方法。代表专著:《进步、合理性与真理》(人民出版社,2003);《冲突与协调——科学合理性新论》(商务印书馆,2006);《论联合演算》(科学出版社,2013)。译著:《理论与真理——基础科学中的哲学批判》(科学出版社,2014)。在《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Forum、Axiomathes、Studies in Logic,Grammar and Rhetoric 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LDY科学哲学丛书》和《协调论科学哲学论丛》。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项目1项,其他各类项目十余项。代表作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第十届、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