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陕西商帮县域文化资源禀赋研究报告
在线阅读 收藏

目前,切实扛起文物大省责任,保护好物质文化遗存、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守卫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精神地理标识尤为关键。回顾历史,明清时期的陕商发家后,入甘进川赴藏,贩贱鬻贵,“把千里之外的钱挣了回来”,遥遥呼应家乡泾阳、三原、渭南、大荔、韩城故里,至今关中仍有不少故居、会馆等陕商文化遗存,以及博物馆或展览馆。因此,怎样继承当年陕商文化,“讲好陕西故事”,大力发展县域文化产业,助力脱贫,就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陕西境内文化遗产级别高、数量多,特别是陕西商帮县域文化资源禀赋突出,包括商家古建民居、商号分布地域、商道网络路线等,保存均较为完好。同时,陕西商帮县域文化资源禀赋发展瓶颈也较为明显,对陕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不够充分、发展现状与资源禀赋不相匹配、重物态而轻非物化,深层次的内涵和价值体现不足。对此,建议采取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文化跨区域、跨项目、跨主体的融合发展,文化大团队、大协同、大平台的融合发展等路径措施,加以完善。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