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巴格达迪被击毙,堪称“伊斯兰国”在拉卡失守以来遭受的最大挫折。这一“战绩”并不能被无限夸大,因为“伊斯兰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并未遭到彻底破坏,巴格达迪对于该组织的重要性也已大大下降。对全球跨国“圣战”运动而言,“伊斯兰国”在意识形态、组织模式、袭击战术以及创建“哈里发”等方面的激励作用还需要经过更长时间才能逐步体现。该组织2013年后在叙利亚迅速崛起,一方面源于叙利亚在“阿拉伯之春”后出现的长时期内乱;另一方面也与伊拉克、土耳其的局势和政策密不可分。如今,随着叙利亚局势渐趋明朗,其作为全球跨国“圣战”运动枢纽的地位或将不复存在。但是,叙利亚及其周边地区依然是全球跨国恐怖活动的“重灾区”。其中,埃及、伊拉克、也门、阿富汗等国或将是叙利亚恐怖活动“溢出效应”的新一轮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