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第四届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高层学术会议问答实录李国强回答提问实录
在线阅读 收藏

张保平问:李老师,您好!我有两个困惑,想向您请教。第一个困惑就是上午方铁老师提到的,中国疆域抑或是边疆是以清朝前期形成的区域为基准的。我们传统的疆域是陆地边疆,如果按照这个时间点,作为中国疆域或者边疆的一个标志,这能否为我们在某一个海疆的主权上提供一个历史的实证的支撑?不过现在这个可能比较困难,因为我们传统的边疆概念主要聚焦陆地边疆,而对海洋边疆的关注比较少。第二个困惑是,我们现在的学科很少冠以中国字样,很多的学科是带有国际标准的共同话语或者共同概念体系。但中国边疆确实很特殊,如果借鉴外国话语,在语境上会有一定困难。但是如果搞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边疆学,似乎现在存在很大的分歧,而且国际上真正有边疆学的国家估计也不多。我们注意到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边疆研究,甚至也有过边疆学的。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有看到美国在发展过程中专门对边疆问题进行讨论,而且美国好像不再继续特意强调边疆的问题。美国最初的边疆问题必然与边疆研究设计联系在一起,但现在好像已经不是这样的情况了。从美国的经历来看,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启发?

李国强答:我尝试着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一向认为,我们不可以用陆疆研究的眼光去看待海疆。我们在海洋研究上有较多不足之处,如果直接运用陆地观去看待海洋以及海疆的形成、发展、变化,往往会出现问题。此外,我还要特别强调一点,正如你刚才所说,我们很多文章说中国疆域在清朝基本上形成了,但是在我看来,中国版图的形成远没有结束。我们知道,在中国的陆地上,在中印边界还有一小段跟印度之间还未达成协议。而海洋领域没有划界的地方就更多。在我看来,中国的海洋还处在划界的阶段,没有形成真正的海洋版图。由此而言,中国的国家版图真的已经确定了吗?答案是没有。2000年中国和越南在北部湾划定了一条海上分界线,这是中国第一条海上分界线。而中日之间的东海划界问题,以及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南海海上划界问题远远没有启动。中国的海洋疆界已经确定了吗?没有。中国海洋范围有多大?比如说有300多万平方公里。为何不对?这其中缺乏一个重要的界定词,确切地说,应当是中国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有300多万平方公里。在国际社会,我们要非常严谨地发声。中国主张的海域面积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这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的。我们不可以说它是一个确定的数字。也就是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要仅仅看经济指标,仅仅看到2050年我们是不是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或者我们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这个梦里面,如果中国的版图没有得到最后的确定,我指的是包括海洋疆界领土在内没有得到确定,我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远未实现。从这个道理上来讲,我们说即使在清代底定了中国版图,那么也就是说中国的领土仍然处于一个需要去再完整起来的过程,这个进程没有结束。我提出来这个问题,也请各位思考。我们现在面临的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台湾还没有和祖国大陆实现统一,那么能说中国的版图是完整的吗?不完整。所以这可不可以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个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我们国家版图的完整。以上内容我不知道是不是能够回答你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对第二个问题,坦率地讲,按特纳学派的理论,美国的边疆与我们说的边疆好像不是一回事。它的概念,包括特纳学派的很多理论实际上与我们是不一样的,换言之,国外的很多理论与中国边疆是合不到一起的,所以不要简单地用国外的理论来套中国边疆的历史和现实,包括特纳学派。当然我承认特纳学派中有关边疆的理论,有一些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以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与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文明史去考察、比较的话,中国的边疆跟西方的边疆或者跟美国的边疆存在天壤之别,其中的差别不仅仅体现在地理构造上,而且是从它的延续、它的发展、它的内涵、表现出来的内容、它体现的外在或者内在的东西,都有很大的不同。从古至今,从政策到制度发展,甚至到一些法律的制定,中国历代政府到当代都做了很大的努力,而我们从来没有见到(美国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是如此的境况,所以这才给了我们研究者一个非常大的研究空间。

(整理人:艾俊雯)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