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2010~2019年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收藏

本报告结合产业链的形成及演化规律,从城市群内产业链中关键节点的空间布局情况、产业链中关键节点行业的比较优势来源、城市群内产业链的演化特征、城市群内创新资源的分布及区域间溢出效应多个角度对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沧州、保定和邢台是京津冀城市群内制造业产业链核心节点较多的区域;天津、唐山、张家口、承德比较优势行业的形成与区位条件存在紧密关联;沧州的产业政策优势对其产业链中关键节点的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效提升了三地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水平;创新源的创新成果储量较大且增长动力强劲,创新承接地的创新成果储量相对较小但增长势头显著。同时,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实际问题:京津冀城市群内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同成效的区际差异显著,河北各地级市两部门耦合均处于失调状态;产业链中以技术创新获得比较优势的“强点”部门占比偏低;小部分城市的产业链完整度呈下降趋势,导致原有产业链内部间的行业距离拉长;京津冀大部分城市的产业链中关键枢纽型节点缺失,不利于末端比较优势行业的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内节点城市发育不足;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过程中存在两部门高度分离现象;创新源与创新承接地的成果扩散环境差距显著,制约了技术成果输出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报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十大高精尖产业为试点,探索推行京津冀城市群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北京相关领域的技术成果向周边地区的比较优势行业部门扩散;进一步改善京津冀城市群内创新承接地(尤其是节点城市)的创新成果扩散环境;补齐产业链“主链”向“支链”延伸的关键枢纽型行业,巩固产业链演进基础;在京津冀城市群内培育打造3~5个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关键节点城市。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