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解放不是人的观念活动,而是通过人的现实、感性的活动,即实践活动,不断使外部世界发生变革,从而建构起实现人的解放条件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人从“必然王国”跨越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人的解放既不是从观念层面而获得的精神自由,更不是简单的物质解放,它在本质上是改变外部世界和改变人自身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改变着外部世界,即自然界,成为人化的自然,创造着实现解放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改变着人与人的交往,改变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让人从社会关系的制约中解放出来。人只有从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双重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通往自由彼岸。所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旨趣来看,探索人的解放问题,不仅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要探寻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究竟如何?回答这一问题依然要从人的实践活动着眼。这是因为,社会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而人的实践活动又反映着人的本质。无论是人的本质,还是社会的本质,都要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去寻找。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与以往一切哲学的不同之处。人没有抽象、不变的本质,更不是特定时代,所有个体所拥有的属性的简单抽象。人的本质是由人如何生产自己的生活所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