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人的解放问题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在线阅读 收藏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解放不是人的观念活动,而是通过人的现实、感性的活动,即实践活动,不断使外部世界发生变革,从而建构起实现人的解放条件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人从“必然王国”跨越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人的解放既不是从观念层面而获得的精神自由,更不是简单的物质解放,它在本质上是改变外部世界和改变人自身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改变着外部世界,即自然界,成为人化的自然,创造着实现解放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改变着人与人的交往,改变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让人从社会关系的制约中解放出来。人只有从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双重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通往自由彼岸。所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旨趣来看,探索人的解放问题,不仅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要探寻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究竟如何?回答这一问题依然要从人的实践活动着眼。这是因为,社会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而人的实践活动又反映着人的本质。无论是人的本质,还是社会的本质,都要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去寻找。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与以往一切哲学的不同之处。人没有抽象、不变的本质,更不是特定时代,所有个体所拥有的属性的简单抽象。人的本质是由人如何生产自己的生活所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771264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必须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生产实践不仅要和自然发生关系,通过生产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同时,人不能孤立地进行生产,在生产实践中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交往关系,从而产生人的社会生活。同样,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因此,我们应该从人的实践活动,即人的生产方式反观人类社会的本质,这就是唯物史观,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形态演进、社会批判和理想社会等理论,为我们正确把握人类及其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