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劳动价值论若干问题辨析
在线阅读 收藏

《资本论》开篇就提出了商品价值的范畴,劳动价值论也贯穿于《资本论》接下来的全部环节,包括货币、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以及《资本论》第三卷分析地租提出的“虚假的社会价值”问题。劳动价值论在《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分析逻辑中是如此重要,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和反对者从未停止过对劳动价值论的责难与攻击。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出版之际就指出,价值规律和利润率的矛盾“在马克思的原文发表之后会和发表之前一样引起争论,本来是预料中的事”。2773239

批评者认为,《资本论》第三卷提出的生产价格和第一卷中的劳动价值论存在直接的对立和冲突,因此《资本论》的逻辑和体系存在不一致性,庞巴维克据此宣称马克思“体系的终结”。在后来的经济思想史上,对劳动价值论的攻击反复出现,许多重要人物如琼·罗宾逊、熊彼特、萨缪尔森等,都提出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意见,认为其充其量不过是价格理论的一个不具有现实意义的“特例”。随着新古典价格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取得正统地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遭到了新古典经济学不加区分的抵制。

国内学界围绕劳动价值论曾经展开多次较为集中的讨论。直到最近几年,仍有不少学者围绕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命题,比如“成正比”问题、劳动价值论的数理形式等2773240。但是,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国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劳动价值论在《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与此同时,政治经济学界有一种苗头,即对《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越来越不重视,更倾向于采用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对待价值价格问题的方法,比如采取斯拉法主义甚至一般均衡价格理论,来“重新”解释和论证价值与剥削等问题,采取后凯恩斯主义等方法论证资本积累与危机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人们的错误认识,即以为马克思只是提出了正确的问题,却没有正确地解决问题。如果劳动价值论的范畴和基本原理不再具有方法与逻辑的科学性,剩余价值理论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必然就会丧失它们和劳动价值论的内在逻辑联系,《资本论》的整个逻辑和理论体系就是断裂的、不一致的。由此可见,捍卫劳动价值论的根本意义就是捍卫《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逻辑、体系,为此人们必须反复思考这个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不断回顾《资本论》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论述,深刻把握其中最基本的范畴和原理,同时对它们受到的质疑做出正确的回应和澄清。在笔者看来,其中有几个问题最为关键。首先是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属性问题:劳动价值论仅仅是一种关于相对价格的朴素而粗糙的理论吗?价值范畴是否存在现实的对应物?价值实体是客观实在吗?其次是所谓“转形问题”: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对劳动价值论的修正和否定吗?最后是价值与价格问题:劳动价值论是否包含和兼容供求分析?下面就这几个问题分别加以分析。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