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性”与“教育性”是创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理念的本质属性,它们规定了创业教育的目标、功能、特征、愿景、实现方式等一系列本源性问题。如何理解创业教育、如何实施创业教育、如何评估创业教育的基础都建立在对创业教育本质属性的思考之上,这是理论与实践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对中国而言,创业教育发展到今天,亟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而对其本质的理解和认同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前提条件。
王志强: 教育学博士,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瓯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创业教育、创客教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浙江省人文社科重大攻关计划等课题多项。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创新创业领域研究专著多部。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李远煦: 教育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十二五”教科规划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先后在《中国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应用理论与对策研究类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