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影响评估被定义为“程序、方法和工具的组合,通过这些程序、方法和工具可以判断一项政策、方案或项目对人口健康的潜在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在人口中的分布情况”。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可以使人在政策或项目的设计阶段,就了解到项目对社区的潜在健康影响,评估的目标是根据获得的证据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使项目对健康产生的潜在正面影响达到最大化,并预防或者削弱项目可能产生的健康危害。随着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建成环境对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从全球范围看,健康影响评估出现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可追溯到当时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北部和澳大利亚)推行的一些有关健康的公共政策和发展中国家为更好评估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对健康的影响所做的努力。早期的健康影响评估主要在环境影响评估中开展,通常作为环境影响评估的副产品。20世纪90年代,健康影响评估得到快速发展,受到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政府的重视,如1992年亚洲开发银行制定了健康影响评估框架;自1993年起,英属哥伦比亚政府要求内阁议案必须附健康影响评估报告。目前,健康影响评估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开展了健康影响评估研究和实践,如世界卫生组织在能源、住房、环境、社会福利、水、交通、经济发展等领域均有健康影响评估研究。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健康的考量理应成为各部门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压倒性关切。污染控制措施缺乏针对性,健康损害事件频发,许多建设项目的健康风险没有被准确评估。为增强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需要提高所有政策决策中对健康影响评估的认识,经济发展要用健康做“紧箍咒”,把公民健康置于更重要的、不容牺牲的位置,促进健康优先成为政策决策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判断标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损害或尽可能降低给居民健康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部署健康中国蓝图,强调“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健全监督机制”。这意味着,要让健康成为一切工作的“先手棋”“紧箍咒”。
本文提供了一个进行健康影响评估的实用方法,目的是通过将健康影响评估融入项目、计划和政策发展之中,鼓励其在项目进行中能更多地考虑健康。有助于
·健康与非健康部门工作人员
·社区及其利益相关者
·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
能够切实地了解健康影响评估及其步骤、基本概念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