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文化自觉与西部现代性研究结语
在线阅读 收藏

从“西部形象”“西部话语”的产生、形成乃至再生产,到这种特色的符号表述与新型城镇化所需的基本人文要求错位,中国当代西部人文研究历经几十年近半个世纪,的确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从人文诉求的终极关怀来看,可以认为差不多是围绕呈现西部现实的困难和提升西部人的现代性而展开。比如当代西部人文研究的文化传统主义,对漫长而自信的西部历史梳理,不外乎为了打通古代西部与现当代西部的血脉联系,为当代西部发展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比如中国城市文化内部的西部人文研究,即当代西部观照,其内在于既有城市文化模式的追求,不也是企图通过影像叙事以及与中东部城镇化对比,找出东中西部差距,最后达到统筹协调发展的目的吗?又如致力于西部特有的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研究,之所以把宗教信仰文化普遍化,前提也隐含着中国东西部乃至全球化现代性视野,建立健全稳定而秩序化的意义世界,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以文化自觉及与其相配套的现代性或文化现代性思想尺度来审视,诸种面向的西部人文研究,似乎不同程度误入大一统或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理论窠臼,甚至许多时候还染上了“西部中心主义”色彩,也就难免为西部先赋角色乃至自致角色。在自我确认中,西部现实和西部人文现状,都不同程度地遭到遮蔽或误判,致使新型城镇化所急需的人的现代化研究庶几淹没于自我经验的碎片化和唯我独尊的自大自恋之中,不得超越。现代性研究因不自觉而显得破碎,因不深入而往往自我狡辩,因不系统而流于跟风。

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效的教训,西部既有研究成果与实践,都给今天的现代性研究,留下了空间。同时,正因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要求,人的现代化即文化现代性问题研究,也才有了政策支持,为研究走向系统、深入,提供了良好语境平台。总之,研究表明,只有认识到文化现代性价值在西部人文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西部才能摆脱“他者化”,也才能超越自我中心化,西部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就才能在反思与审视视野中得以真正建构。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