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曾在1992年预言:“未来的竞争不是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构建有效的供应链来获取市场主导权以及竞争优势。例如,宝洁公司和沃尔玛公司构建的日用品供应链,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制造企业宝洁与全球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沃尔玛通过供应链协同管理,大幅度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同时提高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及顾客的忠诚度,使合作双方实现双赢。根据市场调研机构贝恩公司的研究报告,2004年宝洁全年514亿美元的销售额中,8%的销售额来自沃尔玛,而沃尔玛全年2560亿美元销售额中有3.5%归功于宝洁。
然而,在供应链竞争过程中,每条供应链内部还存在不同的市场权力结构,不合理的市场权力结构有可能导致各企业获得不公平的收益以及决策激励失调,进而使得供应链效率降低以及各企业绩效损失(金亮、温焜,2020)。因此,在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背景下,本章主要聚焦于考察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如何影响每条供应链内部成员企业的定价策略和均衡利润,当每条供应链内部都存在不同的市场权力结构时,每条供应链如何调整其定价策略及影响各企业绩效,以及不同市场权力结构、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等因素会给消费者福利造成什么影响等问题。
近十年来,随着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普遍,较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Hopp等(2010)、艾兴政等(2010)较早关注链与链之间的竞争问题,通过构建链与链价格竞争模型来研究竞争供应链之间的定价、利润以及合同选择问题;刘春玲等(2012)基于产业集群背景,认为跨国企业市场入侵导致了原供应链与新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进而抢占原供应链的利润份额;在此基础上,赵海霞等(2013,2014,2015)、刘晓婧等(2016)进一步研究了链与链之间的合同选择问题,其中赵海霞等(2013)考虑零售商风险规避属性,研究了供应链两部定价合同设计问题,赵海霞等(2014)考虑供应链生产的规模不经济,研究了纵向联盟下的收益共享合同设计问题,赵海霞等(2015)考虑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研究了供应链批发价格合同设计问题,在赵海霞等(2014)的研究基础上,刘晓婧等(2016)考虑网络外部性的影响,研究了供应链收益共享合同选择问题。上述文献结合不同影响因素研究了链与链竞争背景下的合同设计问题,Fang和Shou(2015)同样考虑了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研究了产品供应不确定对链与链价格竞争的影响;针对Fang和Shou(2015)研究中的产品供应不确定问题,Jin等(2019)认为零售商应加强对上游供应商的控制和整合;Agrawal等(2017)以汽车供应链为背景,研究了链与链竞争中的汽车零部件采购及质量控制问题;Wang等(2018)考虑市场上的消费者异质性偏好,研究了制造商和零售商在不同市场权力结构下的价格竞争问题;Aydin和Parker(2018)、Hu等(2019)分别考虑技术溢出效应、供应链生产成本降低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链与链竞争下的技术投资问题;Ouardighi等(2019)同时考虑了链与链之间的横向竞争、纵向竞争因素,研究了链与链竞争下的污染减排政策选择问题;Taleizadeh等(2019)考虑存在产品退货的影响,研究了药品供应链之间的协调问题。
上述有关链与链竞争的文献,结合不同影响因素或基于不同研究背景,研究了链与链竞争下的价格竞争、合同设计、投资策略选择等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还有较多学者在链与链竞争背景下,研究了供应链信息共享、渠道选择等问题。在供应链信息共享方面,Ebrahimkhanjari等(2012)、Kurtulus等(2012)首先关注了链与链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认为不同供应链获得的市场需求信息不同,实现链与链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供应链绩效;在Ebrahimkhanjari等(2012)、Kurtulus等(2012)的研究基础上,Guo等(2014)考虑供应链之间还存在渠道竞争,研究了渠道竞争对链与链信息共享的影响;Lin等(2014)则考虑的是供应链内部的整合因素,研究了供应链纵向整合对供应链价值及链与链信息共享的影响;Bian等(2016)对比分析了不同信息共享方式对链与链竞争的影响;Shamir和Shin(2016)基于动态博弈的视角,研究了不同供应链的新预测精度差异对链与链信息共享的影响;在Shamir和Shin(2016)的基础上,Fan等(2020)进一步考虑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链与链信息共享背景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在渠道选择方面,李晓静等(2016)以再制造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链与链竞争下的再制造产品分销渠道选择问题;Matsui(2016)考虑不同分销渠道之间的效益差异,研究了链与链竞争下的双渠道选择问题;王聪和杨德礼(2017)考虑线上渠道、线下渠道之间的定价差异,研究了链与链竞争下的O2O渠道拓展问题;Xia等(2019)结合供应链渠道服务投资因素的影响,研究了竞争供应链最优渠道结构选择问题;王素娟和贾淇宁(2019)进一步考虑渠道广告对竞争供应链渠道策略的影响;Chen等(2019)综合考虑产品价格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竞争供应链渠道选择问题。
在上述有关链与链竞争的研究中,较多的学者通过考虑各种现实影响因素,如市场不确定、信息不对称、服务等,来考察链与链竞争、渠道选择、信息共享等问题。本文根据上述研究背景,针对分别由单家制造商和单家零售商组成的两条竞争供应链,考虑市场上消费者的异质性偏好以及供需双方企业之间的不同市场权力结构,构建了单一供应链、链与链竞争等情形下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进而分析了不同市场权力结构、供应链竞争对各企业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的影响,考察了供应链竞争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消费福利的影响。
本文其余部分的结构:第一节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产品需求等方面提出本章的基本假设;为考察竞争供应链定价策略,第二节给出单一供应链情形下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求解供应链最优定价、产品需求以及各企业的均衡利润,并考察不同市场权力结构对供应链均衡的影响;第三节考虑链与链竞争情形,构建竞争供应链之间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两种市场权力结构下的供应链均衡,进而考察市场竞争背景下不同市场权力结构对供应链均衡定价和利润的影响;第四节将根据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均衡结果,比较分析供应链竞争对各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定价策略、产品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第五节为消费者福利分析,结合前文的理论模型结果和数值算例,考察不同市场权力结构、供应链竞争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第六节是本章的研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