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采用自2011年2月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第二次问卷调查进行调查分析,得到的结果为:第一,全国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平均值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二, 男性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高于女性。第三,除18~25岁年龄段居民外,年龄越大的居民,其食品安全满意度越高。第四,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满意度高于城镇居民。第五,从样本总体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其食品安全满意度越低,但具体分析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发现,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城市居民,其食品安全满意度越高,而不同文化程度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差异并不显著。第六,食品安全满意度高低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南部最低,北部偏西最高,中间带处于平均水平。第七,城镇就业者中,外资或港澳台企业员工的食品安全满意度最低,国有、集体单位等体制内就业者的满意度最低。第八,食品安全满意度与满意度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说明人们的满意度评价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人们的评价存在比较一致的模式。
王俊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发展社会学博士。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智库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心理建设: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项目批准号16ZDA231),主持完成十多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和创新工程项目。目前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社会心态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21JZD038)。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态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研究、风险社会与风险认知、医学相关问题的社会心理研究等,专注于社会治理的社会心理学路径探索。出版著作《社会心理建设: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和《社会心理建设:社会场域治理的路径》(2023)、《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中国社会心态10年》(2021)、《公共风险:概念、理论与实证》(2020)、Development of a Society on Wheels:Understanding the Rise of Automobile-dependency in China(Springer,2019)、《社会心态理论前沿》(2018)、《精神文明与社会心态:北京市西城区的实践》(2017)、《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2014)等。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1~2022)和《中国民众美好生活研究报告》(2020~2022),主编“社会心理建设丛书”。在《社会学研究》《心理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100多篇论文和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