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工程无处不在,随时可见,例如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机械工程、电力工程、医药工程、生物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航天工程等。可以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工程化的社会。
工程是人们建设家园的活动,是改善和自然关系的活动。同时工程也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工程活动塑造了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国是世界上的工程大国。为了在工程中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工程的本质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工程的本质,有利于公众增进对工程的认知,深化对工程现象的理解,也有利于公众提高对工程问题的兴趣,提升“公众理解工程”和“公众参与工程”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最终提升公众的工程素质,这对于促进工程的良好发展、发挥工程的积极作用、推动工程教育进步、培养更多工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对工程的认识远远落后于实践。工程的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和显著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工程的本质,关于工程是什么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没有定论。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和研究工程,同时工程哲学于21世纪之初兴起。通过研究分析,将工程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建构性和实践性、集成性和创造性、科学性和经验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社会性和公众性、效益性和风险性等方面。
人们对工程是什么的追问自然也要回溯到对工程起源的探讨。工程起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起源于人类对器物尤其是工具的需要,进而是对居住场所的需要,以及一切非天然生成物的需要。工程的发展也给其定义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工程是工程诸要素的集成过程,具体体现为以科学为基础对各种技术要素和非技术要素的集成。对工程进行分类,既要考虑技术的基本类型,也要兼顾其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性要求。
工程可以看作一个过程,通常包含规划、决策、设计、实施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协同作用的阶段与环节。通过工程方法实现工程建设,在工程的过程中形成的工程理念和工程思维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工程与科学、技术、产业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认识工程,明确工程的划界问题,推动科学、技术、产业等一体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总结和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及其特征、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工程的基本要素与分类、工程的过程等方面。希望读者在阅读本章之后,能够了解工程的概念、特征、要素、类别,了解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及过程,了解工程思维和常见的工程方法及其与科学、技术、产业的关系,能积极思考当代工程发展及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积极参与工程相关公共事务,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决策,自觉提升自身的工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