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上海市就业情况研究
在线阅读 收藏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促进就业是国家政策,关系着宏观社会稳定。就业情况与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紧密相关,关系着劳动者的日常生活。2018年以来,旧有的国际贸易体系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出现一定的波动,就业情况成为人们日益关切的热点。本轮调查在2019年进行,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够反映上海市的客观就业情况。

改革开放后,社会学学者密切关注就业情况和劳工问题,包括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和社会融入(李强,2001;王春光,2002)、对劳动者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刘兴娣等,2014;王笑天等,2017)、收入不平等(吴晓刚、张卓妮,2014;於嘉、谢宇,2014)等。不同的学者从多元的角度进行社会研究,在认识和了解我国就业情况现状、科学施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就业问题在中国社会研究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

本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侧重于介绍上海市的就业特征,具体描述了上海市就业人口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等社会特征及其对普通劳动者职业选择的影响。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上海市劳动者兼职就业群体和管理者群体的情况,分析他们的群体特征。第三部分主要关注劳动者的工作时长,分析影响劳动者工作时长的因素及工作时长对劳动者自身生活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探讨工作收入问题,分析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和收入差距。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