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城市枢纽,上海以及其他几个城市未来的经济表现将决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走势。上海目前实施的战略旨在提升金融和商业服务对GDP的贡献,但以技术提升和创新为核心的高速增长战略可能需要另辟蹊径。为此,上海应努力实现平衡的经济结构,制造业仍要占GDP的1/4以上。同时,除吸引人才外,上海的大学必须把教学和基础研究作为首要使命,以有效推动知识经济,刺激创新需求。上海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的开放性,高素质人才和宜居性。教育和医学服务应该成为两个重要的研发产业高科技集群的基础。为此,上海新的产业发展战略:一是上海应保证复杂的资本产品和高科技零件在目前和将来拥有竞争优势,扩大其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二是上海可以考虑选择性地兼并即将破产的外国企业的生产、研发、知识产权相关的资产以及重要的隐性知识和品牌。三是上海应加快转型步伐,从一些比较优势萎缩的工业领域中淡出,将这些领域的资源投向前景更好的其他领域,同时为这些领域释放出来的人力资本提供积极的再培训,使其在经济复苏时能够进入其他领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