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爱尔兰坏账公司发展模式及对国内的启示
在线阅读 收藏

自20世纪90年代起,受益于更有优势的人力成本和较低的公司税,爱尔兰经济进入增长快车道,这一过程持续了十年左右。自2002年起,各家银行为了争夺信贷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纷纷大举扩张信贷,其中大部分敞口集中在房产开发贷款、住宅按揭贷款和房产抵押贷款方面,2008年全国银行业对开发商的贷款为2000年全年贷款的140%,2008年个人房贷为2000年全年贷款的175%。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顺周期财政政策一道,助推资产价格上涨,房价居高不下,爱尔兰国内住宅物业价格于2007年前后到达顶峰,比1996年上涨了300%以上。

2008年4月,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大洋彼岸的欧洲银行业受到波及,2008年2月英国北岩银行因储户挤兑被政府国有化,3月16日美国老牌投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收购(贝尔斯登一年前的股价为130多美元),全球震动,3月17日爱尔兰银行股大跌,仅一天内市值蒸发35亿欧元,惨烈程度被形象地称为“圣帕特里克节大屠杀”(St Patrick’s Day Massacre),爱尔兰金融市场流动性就此冻结,房市崩盘,资产泡沫破裂,银行业陷入一场深刻的危机。失控还在继续。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之一雷曼兄弟申请破产,9月30日爱尔兰政府宣布为国内银行的所有债务提供为期两年的全额担保,并宣称担保是“无条件和不可撤销的”,被担保规模合计3750亿欧元,为爱尔兰年度GDP的270%。但是由于银行还在不停披露巨额损失,储户对政府担保失去信心,担保计划很快失败。2009年1月,盎格鲁爱尔兰银行被国有化。6月,政府开始着手成立一家专门的坏账公司。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