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纪录片《手工云南》的创作,缘起于在近二十年的纪录片创作中,我总会遇到一些令自己惊讶的民间手工艺高手。尽管生活在都市的我们整天流连在越来越多的物品当中,民间那些独具乡野气息和个性特征的手工物品仍然在触动着我们的审美,并且以另一种古典、传统与乡野混合在一起的独特的美,吸引着我们。所以在2014年时突然有了一个可以记录手工故事的纪录片项目时,对于我们来说,那是多么好的一个机会呀!由于各种原因,10集纪录片我们仅仅用9个月就完成了。虽然纪录片在当时属于第一批讲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人文社会类纪录片,完成之后在互联网推广中创造了云南本土纪录片网上浏览量之最(2015年),但是纪录片本身还是留下了很多的缺憾。当播出的热潮平息下来,我们来审视这段记录时光的时候,留下了更多可以提升的空间,提醒我们在记录的旅途中仍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而纪录片创作团队是纪录本身最为重要的基础,正是因为众人共同的努力,才在9个月内创作出了这个满身缺点,但又有趣、有味、温暖的纪录片。一个纪录结束,意味着另一个新纪录的开始,所以,纪录的结束其实是创作进入更深思索的开始。
冯晓华: 高级记者、导演、摄影师,曾任职于云南电视台,现任职于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融媒体文化委员会“融创智库”专家,云南省首届“四个一批”人才。导演策划的纪录片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纪录片大奖,在央视、NHK等机构播出,并多次在四川金熊猫国际电影节、加拿大金枫叶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深圳青年影像节上展映。其中四部纪录片作品入选《云南大百科全书》。纪录片代表作品有《落幕》《手工云南》《幸福山谷》《纳西鹰猎》《洱海鱼鹰》《同济在云南》《悬壶天成》《耳朵博士》等;出版书籍《蝴蝶一样生活》等;发表过多篇影视学术论文。
艾然: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分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撰写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纪录的翅膀——音乐与情感》获第二届星光电视文艺论文评选理论类三等奖;任教至今,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所教学生在全国和省级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曾担任多部纪录片创作的音乐编辑。
孙云燕: 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曾策划、主持音乐、艺术、文化、体育、民生等类型的广播节目数十档,策划并为多部纪录片、电视片撰稿。2018年完成了云南省文艺重点工程——四集系列广播剧《联大之光》的策划、编剧、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