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多维互动发展绪论
在线阅读 收藏

文艺复兴以后,科学技术革命带动的西方文明迅速超越其他地域,在追溯那个时代的各种科技史料中,牛顿(Isaac Newton)创立的经典力学和瓦特(James Watt)发明的改良蒸汽机总居于显著位置。因为,牛顿开创的科学范式深刻改造了后人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世界观;瓦特的技术创新则为整个工业体系的运转提供了通用的核心动力机。两者使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也为西方社会文明的全球扩张创造了强大的势能。相对于牛顿用现代科学方法统一说明的全景式自然规律体系和蒸汽机带动的机器大工业时代,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不断改进的机械钟表技术则没有那么耀眼的光环,但这项技术的改进却深刻影响着人们对时间之矢的理解。17世纪后期,欧洲已经出现了用发条驱动的高精度钟表,随着钟表的推广,人们逐渐认同了钟摆和指针匀速重复性运动表征出来的时间,这种精确但又均质的时间概念为工业社会的整体化运作提供了统一的时间标准。按照这种度量方式,工厂中作息表抽象支配的劳动时间取代了农业社会按生物成长周期和天气季节状况而调整的作息时间,时间成为脱离具体劳动内容的外在参照系。在牛顿建构的宇宙模型中,时间也是一个没有物理内容的外在参量,时间与物体的运动性质没有内在关系,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物体运动没有什么区别,物体的运动轨迹都是既定的,可被准确计算。在牛顿的力学方程中,时间之于物体运动是可逆的,尽管后来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相对论证明了时间寓于物理实体之内,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不确定性,但是,在这些理论的基本方程式中时间都是可逆的,只有热力学方程展现出热量随时间传导的不可逆过程。然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宇宙演化前景却是无序的热寂平衡态,这又与达尔文进化论揭示的未来完全相反。外在与内在、确定与随机、可逆与不可逆、无序与有序,退化与进化,这些关涉时间的科学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以看似对立的形式不断呈现出来。究竟是某种理论出错了,还是这些理论彼此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被学科视界给屏蔽了?20世纪下半叶普里戈金(I.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新的解释框架内调和了上述看似对立的范畴。普里戈金的学术贡献代表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在那个时代涌现了一批类似的科学理论,如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分形几何、混沌理论等,它们被统称为复杂性科学。这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又一次飞跃,也可以被视作唯物辩证法进一步获得了科学的证明,但是,这场延续至今的科学运动,其意义远不止这些,它牵扯出来的是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