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起,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碳强度约束的减排目标。在国际上,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左右;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中,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左右。在国内,《“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碳强度比2015年下降18%。在此背景下,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碳强度约束是否能有效抑制碳排放增速?这一约束对中国宏观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生产部门结构又会受到何种冲击?居民福利有哪些变动?
本文重点回答以上问题,拟将研究聚焦于行政型碳强度目标约束,即假设2012~2030年,中国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若通过行政型碳减排政策履行碳强度目标约束,并满足非化石能源比重增长目标,通过动态CGE模型,评估该约束对中国宏观经济、碳减排效果、产业结构发展和居民福利等方面产生何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