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劳动力供给增长率的下降,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相应降低,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提出紧迫的要求。因此,否认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不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认识到就业总量问题正在逐步让位于结构性问题,有助于分人群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也丰富了积极就业政策的内涵。此外,本文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出发,提出积极就业政策关注重心向新移民、中西部地区和服务业转变的建议。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非洲研究院原院长,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人口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减贫等。著有《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中国经济增长展望: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等。近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人口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发展百人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