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空间。第一,人才培养目标应由单纯培养国际汉语教师转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服务于语言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汉语传播人才。第二,外语课程应适时增设或调整,增设“一带一路”社会文化、文学课程及商务类课程。第三,实践环节方面,通过合作办学、整合资源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通过众创空间等构建服务平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创业。
语言学,区域合作,国际合作,中国
许艳平: 许艳平,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