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和理论框架,并综述了基于马克思理论的经济增长和波动模型,如现有的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强调了收入分配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没有在增长的框架下进行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分析;现有的经济波动理论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关于经济波动或者经济危机的不同机制的分析,但没有办法给出相对应的宏观调控建议;调节学派和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增强了理论的解释力,但是他们没有一个清晰的模型框架;最后提出,后凯恩斯经济学和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相融合,将是理论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尝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指标,经济增长,经济波动
骆桢: 骆桢 重庆万州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后凯恩斯经济学、非线性动态经济系统、技术创新与制度演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论文十数篇,如《工资-利润率倒U关系与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劳资关系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影响分析》等;主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宏观经济学模型研究”“基于马克思理论的生产力进步测度、产出变动分解与经济增长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