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高校学生参与雾霾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与逻辑机制——基于13个城市部分高校的调查数据
在线阅读 收藏

社会工业化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雾霾等环境污染风险问题。公众不仅是社会发展利益的享有者,也应该是发展风险的分担者和风险治理的参与者。如何强化公众雾霾风险治理参与意愿是现代风险治理应首先阐明的问题。基于全国13所高校雾霾风险情境的调研数据,本文以保护动机理论为基础,尝试探究作为公众子系统的高校学生参与雾霾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和逻辑机制。研究发现,个体层面的因素发挥根本影响作用,政府层面的因素发挥重要引导和调节作用,制度环境层面的因素发挥基础辅助作用。主要存在“威胁—能力”评估机制、“损害—利益”权衡机制、“文化—认知”建构机制、“作为—吸纳”引导机制、“绩效—替代”挤出机制、“环境—辅助”基础机制等逻辑机制。风险接受、风险忍受、自我防护与治理参与构成系统的行为意愿类型图谱。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积极吸纳、畅通雾霾风险信息传递沟通渠道、完善雾霾风险治理制度体系和治理参与空间平台三方面提出促进高校学生参与雾霾风险治理的政策建议。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