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物质生产”的历史剥离与奠基
在线阅读 收藏

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提炼出洞悉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分工的观点”,而正是根据这一重要视角和方法论指示,马克思才真正得以从纷繁复杂、错综交织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中剥离出历史的奠基性和决定性要素——“物质生产”,进而从“物质生产”出发,阐明了历史的出发点——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发现了历史的发源地——尘世粗糙的物质生产;揭示了历史的决定性因素——物质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最终创立了唯物史观。

诚然,从表面上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以及唯物史观的创立等重大问题与马克思的“分工”范畴似乎并无直接关联,但事实上,这些问题本身就隐含在分工之中或者说可以从分工中直接引申出来。如果说“分工的发现”标志着马克思从哲学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研究,那么,“分工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提取出来的重要方法论指示,是洞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路径。难怪恩格斯曾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问题,从分工的观点来看是最容易理解的。

从“分工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对人类的全部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进行适当划分,其中,物质活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或者说物质生产具有前提性、决定性、优先性。卢卡奇曾深刻地体认到,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唯物主义转折正是“通过发现经济在社会存在中的优先地位而造成的”3057450。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人的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一切其他的活动,如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取决于它”3057451。与之相适应而产生的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然后才有政治关系、伦理关系和文化关系等,这既是历史的客观顺序,也是逻辑的必然,更是实践的要求”3057452。可以说,正是基于“分工的观点”,马克思才得以从纷繁复杂、错综交织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中剥离出历史的奠基性和决定性要素——“物质生产”,从而阐明了历史的出发点、发现了历史的发源地、揭示了历史的决定性因素,最终创立了唯物史观。

帮助中心电脑版